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的地方有一个叫“Shepetivka”的小镇。 城镇是乌克兰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铁路枢纽。 很多中国人不知道这个城市,但中国人很了解这个城市的土生土长的作家。 他叫尼古拉斯特洛夫斯基,是被苏联政府授予列宁勋章的功勋作家。
在谢托夫卡镇上建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,前面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像和保罗(小说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的主人公)的雕像。 大多数去过乌克兰的中国人都会参观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。 以伟大英雄保罗科察金的形象激励和感染了几代中国人。 中国人不远万里来到纪念馆,缅怀奥斯特洛夫斯基,就是向这位伟大的作家和坚强的战士致敬。
但令人遗憾的是,2022年12月1日,矗立在纪念馆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花岗岩雕像被拆除。 这座雕像是乌克兰著名雕塑家尼古拉斯诺娃1966年的作品。 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是苏联英雄,但也是乌克兰英雄。 俄罗斯战争爆发后,乌克兰对“苏联”和“俄罗斯”等语言变得敏感,变得极度神经质。 由于奥斯特洛夫斯基被誉为“著名的苏联作家”,乌克兰决心干天下大坏事,坚决要拆毁这座雕像。
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充满了传说。 他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。 十月革命前夕,他在这两位老布尔什维克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 1920年8月,苏波战争中被炮弹击伤头部和腹部,最终顽强战胜死神,但被击中颅骨,右眼失明。 1924年,他加入。 23岁时,双目失明,全身瘫痪。 1930年,他以自己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。 1933年全书问世,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 1935年,他被苏联政府授予列宁勋章,1936年12月因病去世,享年32岁。 苏联解体前,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被翻译成61种文字,印刷了600多次,达到3000多万册。
我上学的时候,简陋的土教室里挂着语文老师用毛笔写的标语。 其中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。 语文老师是同村的大叔,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上不了大学,所以在村里的小学教书。 他喜欢文学,经常和我说他读的小说。 其中有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的故事。 那个时代,红色的书告诉了我们的伙伴力量和勇敢。 我们也在红色的故事中成长了。 即使我们s在干农活的时候手被磨碎变成了血泡,给牛割草的时候用镰刀伤了脚,也不会再喊痛了。 因为,我们想成为英雄战士。 因为我不想被困难打倒。 小学五年,叔叔教了我们五年国语,故事也讲了五年。
小学四年级的暑假,我从村里的伙伴和亲戚家借了一本小说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。 书已经按页码散落,但总体上是完整的。 看着沉迷的样子,合伙人答应借给我三天。 那三天,尽管是田头,我还是寸步不离,拿着书看着。 晚上不用睡觉,趴在煤油灯上去读这本书。 我履行了诺言,第三天把书完全还给伙伴了。 但书中主人公保罗有坚强、理想、雄心勃勃的形象,对语文老师的描写也进一步深化,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久的烙印。 现在,这部小说的大部分内容,我都很熟悉。
奥斯特洛夫斯基在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上说了一句影响很多人的话。 “人最重要的是生命。 生命只有一次。 人的一生就应该这样度过。 回忆往事时,他不会后悔虚度年华,也不会无愧于平庸。 临终时,他可以说:“我的全部生命和全部精力,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,为人类的解放而战。” ”奥斯特洛夫斯基用他自己的经历和最朴素的语言,激励着许多人勇敢顽强,克服困难,不断奋斗。
21世纪,当人类社会再次面临巨大动乱时,听到乌克兰摧毁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像,我感到非常遗憾。 不由得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,想起了一些往事,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奋斗应该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追求。 当我们用汗水和辛劳,在我们手中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时,我们也同样衷心地说。 我们的人生献给了伟大的祖国。 (陕西西安张岳琢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游客爬泰山想进屋避雨,商家按人头收费“坐票40元站票25元”?景区:正在调查
理想法务部回应“起诉理想贴膜店索赔120万”:该店冒充官方进行商业活动
辽宁领队段鑫道歉:昨晚掌掴裁判让中国足球蒙羞,我无条件接受中国足协处罚
Gurman:配备M3芯片的高端MacBook Pro和Mac Mini将于明年推出
超百名清北毕业生赴辽宁!省委书记讲入职第一课:要多怀心系群众的“人情味”